184-5253-7778
135-1528-5888
去年青奧前,南京新添了13處街頭“綠雕”,由于制作綠雕多采用一年生的草本植物,入冬后這些草就變了顏色。昨天,記者在新莊廣場看到,六七個工人正忙著給綠雕換“春裝”。
昨天下午,在新莊廣場,幾個工人正忙著給雕塑換草,一位養護工人表示,原來的五色草和紅景天等草本植物,部分死掉了,他們已將新草換好,工程已快完工。
據介紹,青奧前南京共有25個大型的城市綠化景觀,其中的13個綠雕永久保留了下來。由南京市園林局負責管養維護,主要分布在城市主干線及重點區域。這13組城市景觀綠雕,每年要換兩到三次草,但一處綠雕的花草,大概就要上百個平方米。每隔半月,園林工人還要為它們修剪“發型”。養護成本是多少呢?記者從南京市園林局了解到,他們已通過公開招標進行采購,包括一千多組的花箱、陶罐的花卉以及13組綠雕,其中13組仿真綠雕花費一百多萬元。這些綠雕換裝后,園林部門特別呼吁,希望市民、游客不要進去拍照,也不要在花壇里遛狗,能夠共同愛護充滿生機的“花卉雕塑”。
仿真綠雕在歐美發達國家已經較為普及,從街頭的綠化到公園的景觀,隨處可見立體花壇的身影。中國從80年代就開始利用立體花壇造景,但當時主要是天安門廣場上用。近年來,中國的立體花壇也逐漸普及,尤其是2008年奧運會之后,去年和60周年大慶主題相關的大型的立體花壇也出現在各個城市的街頭。技術要求立體花壇作品對技術的要求也很高,需要集美術雕塑、建筑設計、園藝知識等多種技術于一體。它是在由鋼架做成的基本形態結構上覆蓋尼龍網等材料,將包裹了營養土的植株用各種有機介質附著在固定結構上,表面的植物覆蓋率通常要達到80%以上,不同色彩的植株密布于三維立體的構架上,最終組成了五彩斑斕的立體花壇作品。